English

郑云胜:实践中的科学家

1998-01-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他是内蒙古农牧学院教授,一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的主持者。除搞好科研教学外,他办了一个综合养殖研究所,以此实施扶贫项目。他就是———

不久前的一天,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计委主任与内蒙古农牧学院综合养殖研究所负责人郑云胜握手时吃了一惊:“这哪里是留洋大知识分子的手!”

在郑云胜留学加拿大专攻胚胎工程和精子生理研究期间,用这双手写出4篇有国际水准的论文,使导师十分看重。他要求郑云胜留下,但郑云胜谢绝了。回国后,除在内蒙古农牧学院搞科研教学外,他还于1994年10月办起了一个综合养殖研究所,从那时起,脑力劳动者的手便成了体力劳动者的手。

郑云胜是实践中的科学家,以综合养殖研究所为依托,1995年实施了两项扶贫项目,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1997年再实施两项扶贫项目,其中一项生物技术将提高贫困地区畜牧业水平,受到自治区领导的关注。

研究所离呼和浩特90多公里,是当年简陋的“五七”干校。有土房两间,简易猪圈一排,土房年久失修,冬不挡风夏不遮雨。研究所总共3个人,另外两个也是大学生。为省钱,他们自己动手接电接水,然后骑自行车走乡间小道去买猪饲料,自己当搬运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5个月后,接回60头猪,要吃,要喝,要生小猪。科学家养猪,当然科技含量要高,没有猪床,自己焊,没有门窗,自己钉,没有猪舍,自己垒……食堂远,自己做饭,一天到晚活儿不断。养60头猪,还争取到60亩地,为省钱,自己动手种,耕地,播种,锄草,浇水……直到秋收。接着,猪开始产仔,60头猪生产起来密得很,平均两三天一窝,每窝预产期七天,离不开人,后三天,得时刻有人在。生产往往在深更半夜,每接一窝小猪,人通夜无眠,白天还得干无数的活儿。转眼之间,冬天到了,猪舍温度低,怕小猪着凉,郑云胜把这些哼哼唧唧的小生命一个个裹在大衣里抱回宿舍。第一年学校放寒假,同在农牧学院当教授的妻子和6岁的儿子来研究所看他,一间小小的房子,床上是老婆孩子,床下是一群小猪。

经济好转了些,雇了些工人,工人们评价说:“这些大知识分子比我们还能吃苦。”一年下来,三个知识分子每人体重掉了十多斤。1995、1996两个春节,郑云胜都在研究所过,老婆娃娃离开呼和浩特来到这个除了满地的小猪外一无所有的家。

他是农牧学院的教授,研究所的负责人,还是一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的主持者。他掌握着所学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追踪着本学科国际研究最前沿信息,他不能、也没有耽误过授课。

在这里,他设计了一种新型自然采暖保温复合棚膜猪舍,在冬季-20℃气温下,无需人工升温,舍内温度不低于10℃,较其他结构每平方米节约200多元,仅此一项,他的研究所节约资金26万元,且结构简单,解决了北方养猪人工采暖成本高、猪舍保温差的问题,内蒙古已经向农村推广。研究所还建了个绒山羊场,将用高新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绒山羊的产绒量。

目前,郑云胜的研究所已拥有母猪250头,今年可赢利27万元。

还是那股劲头,有什么活儿就干什么活儿,尤其是突击性的营生。郑云胜解释:“我不怕吃苦。我在加拿大发现,外国许多新成果中的大多数我们在国内都想到过,连思路也对,可惜我们没有钱,干不成,如果我们有钱,成果就应该是我们的。这钱,等不来,等就消极,得把钱干出来。”

内蒙古农牧学院一位领导叹息:“因为经费缺乏,科学家只好当泥工,当木工,当饲养员,当拖拉机手……浪费,极大的浪费!”郑云胜说:“我倒认为这是个磨炼人意志的好机会,搞科学的人,应该是什么苦都能吃得下的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